欢迎访问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今天是
Email Alert  RSS

2001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1-09-20
  

  • 全选
    |
    研究论文
  • 石冰洁;张泽廷*;于恩平
    . 2001, 28(3):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描述连续逆流超临界流体萃取塔传质性能的数学模型。在直径为25mm连续逆流操作的超临界填料塔、筛板塔、喷淋塔中,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异丙醇-水、超临界二氧化碳-乙醇-水两种实验体系对传质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计算结果与本文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 王桂轮; 李成岳*; 陈标华; 李建伟
    . 2001, 28(3):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浓度自热反应是流向变换技术不同于传统操作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在压力2.0MPa,温度220℃,MK101铜基催化剂的条件下,用4种不同浓度的CO-H2-CO2合成气进行了流向变换合成甲醇的实验,得出了流向变换自热合成甲醇最低CO摩尔分数为0.05%的结论。
  • 李群生1); 王宝华2)
    . 2001, 28(3):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计算机上模拟设计了甲醇精馏技术改造的优化工艺,并得到了可靠的汽液负荷数据。采用高效导向筛板塔板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扩大170%,节能47%,甲醇产品组成由原来的99.5%提高到99.9%,同时还提高了甲醇回收率。技改的设备投资约5万元,年增经济效益272.5万元。
  • 杨玲;张鹏远*
    . 2001, 28(3):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旋转床(RPB)中,用氮气-系统,通过氧解吸过程对两种不同形状填料的传质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测体积传质系数与转子转速、液体流率及气体流率的关系,进而揭示出旋转床内两种填料的传质特性。对这两种不同形状的填料表面传质特性进行比较,找出传质效果较好的填料。文中还进一步对填料比表面积对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证实了液体在转子填料层中的连续微粒化所得到的大量液滴表面是旋转床传质强化的重要因素。基于对旋转床传质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平均体积传质系数的回归关系式。
  • 杨军; 黄雄斌*; 施力田
    . 2001, 28(3):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利用热色液晶(Thermochromic Liquid Crystals ,TLC)测量流体温度场的新技术,并运用此技术测定了搅拌槽中流体的温度分布以及温度边界层。文中给出了甘油的温度场分布以及聚丙烯酰胺(PAM)水溶液的温度边界层的实验测量结果与讨论。液晶测温技术运用了数字图片处理系统,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温度测量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搅拌槽内的流体混合及传热过程。
  • 高彦静;王健云
    . 2001, 28(3):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在压电陶瓷表面进行酸性化学镀镍磷。采用正交设计法,通过测试镀液中各组分对镀层结合强度和沉积速度的影响,选出最佳的酸性化学镀配方。研究了粗化时间对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同时检测了镀层的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压电陶瓷表面化学镀的镀层具有优良的结合力和耐海水腐蚀性能。
  • 张强;汪晓东;金日光
    . 2001, 28(3):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油酸/氨水-燃油-醇-水微乳体系的形成过程热力学。结果发现,助表面活性剂醇和燃油的种类、燃油含量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皆影响此过程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在微乳液形成过程中,助表面活性剂醇从连续相油相进入微乳液界面层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s<0;标准焓变ΔHs=0,为无热效应过程;ΔGs是由醇分子的混乱度熵变ΔSs决定的。
  • 杜向东1) ; 庞正智2); 刘希尧1)
    . 2001, 28(3):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镍锌体系催化剂,乙烯齐聚反应制备线性低碳α-烯烃。考察了催化剂中Zn/Ni摩尔比,还原时间,还原温度,乙烯压力,反应压力,搅拌速度等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烯气体向液相之间的传递状况对反应的影响较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烯齐聚反应活性可稳定在4000g/h(以每克Ni计)以上,C4+C6+C8烯烃总产量达到90%,线性α-率大于90%。
  • 仲伟霞; 毛立新; 华幼卿
    . 2001, 28(3):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GPC、FTIR、WAXD、密度梯度计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茂金属聚乙烯结构与拉伸性能,发现茂金属聚乙烯(mPE)具有比传统聚乙烯更规整的结构、更窄的分子量分布以及更高的断裂拉伸强度,并且密度数据显示乙烯-辛烯共聚物mPE-2分子结构中含有长支链,乙烯-己烯共聚物(mPE-4)则属于典型的中、高密度聚乙烯,这使两者的结晶结构存在一定差别,前者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较小的晶粒尺寸,而后者拥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较大的晶粒尺寸;此外,与传统聚乙烯相比,茂金属聚乙烯还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
  • 鲁建民; 刘亚康; 金关泰
    . 2001, 28(3): 3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于汽车高档粉末涂料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类丙烯酸树脂可以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四种单体采用传统的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合成。通过研究获得了最佳合成工艺,包括引发剂、溶剂、加料方式、聚合时间和后处理方法。对影响树脂性能的指标如共聚组成、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软化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环氧值、挥发份等各种因素,采用GPC、DSC等分析方法及其它化学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表征。
  • 赵景茂1); 左 禹1); 张金坦2)
    . 2001, 28(3):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分析了某气田11口气井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速、CO2分压、产出水中HCO3-离子含量等因素对腐蚀有显著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对腐蚀的具体影响。腐蚀速度vc的对数与流速v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对数之间分别存在着线性关系,HCO3-离子对腐蚀有促进作用。
  • 丁筠; 赵波; 周明义; 乔辉; 焦翠云
    . 2001, 28(3):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反应的放热量变化来衡量反应速度,对氯化聚乙烯(CPE)固相法合成氯磺化聚乙烯(CSM)反应中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近似计算表观活化能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较低(9.12kJ/mol),因此CPE固相法合成CSM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 李金莎; 许澍华
    . 2001, 28(3): 4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高聚物熔体在异向平行啮合型双螺杆挤出机熔体输送段的三维等温流动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流场进行了分析,求出了熔料在螺槽内的速度场、压力场和粘度场的分布。通过流率计算,分析了不同的啮合间隙及操作条件对此类挤出机工作特性的影响。
  • 王昱皓; 张有忱
    . 2001, 28(3): 50-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互相啮合的一对椭圆齿轮的综合曲率半径、卷吸速度、单位接触长度载荷的分析,给出了椭圆齿轮弹流润滑的实用计算公式以及节曲线平均最小膜厚公式。此式的计算结果可以作为判断椭圆齿轮润滑性能优劣的依据。
  • 李一波1); 黄小原2)
    . 2001, 28(3):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个新的色谱重叠峰解析方法———基于遗传算法(GA)和EMG模型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EMG-RBFNN)的色谱重叠峰解析。为了使EMG-RBFNN具有结构重组能力,用于色谱重叠峰解析的EMG-RBFNN采用了遗传算法。遗传算法具有鲁棒性和全局优化能力,若种群过小,则陷于局部极值点的概率将增高,而EMG模型是一个低效模型,选用过大的种群,必然使解析过程加长。为了提高算法效率,文中提出先用高效色谱峰近似模型———标准高斯模型进行繁衍,而后再用EMG模型的快速算法。
  • 吕红宇;吴重光
    . 2001, 28(3):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将Shannon-Happ公式和Johnson方法相结合,介绍了一种计算系统信号流图传递函数规格化解析表达式的新算法。提出了使用回路添加手段形成回路组合的新方法。给出了算法实现的详细步骤、程序设计流程图和检验结果。
  • 赵红; 韩建国
    . 2001, 28(3): 61-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OPC 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现场控制系统设计工作的工业标准。文中介绍了在基于OPC 技术的工业流程CIMS 的构成中实现现场控制系统与管网之间的信息集成的实际方案与实施模式。
  • 刘竞业1); 栾晓燕2)
    . 2001, 28(3):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利用原发电子与氢分子碰撞产生的等离子体在满足阈值发生雪崩效应时,将等离子体作为脉冲大电流的载体,实现了对脉冲大电流的通导。对具体实验的设置、实施时的主要细节等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该装置大大优于传统的开关器件,具有使用寿命长、高频率的开关动作及工作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作为高标准用途的有效控制开关。
  • 朱开明1); 刘春光2); 饶国瑛1); 王玉红2); 陈建峰2); Harm Wiese3)
    . 2001, 28(3):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红外光谱法动态跟踪研究在超重力法下合成纳米碳酸钙的整个碳化过程。实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结果符合常规pH计与电导仪记录的转化点,并与电镜形貌分析观察到晶形完全转化为立方型的反应时间相吻合。
  • 李顺来1); 许慧君2)
    . 2001, 28(3):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合成了一类以蒽为电子给体,带不同吸电子取代基的苯为电子受体的新型短程有机电子给体-受体体系。光谱实验研究发现,该短程给体-受体体系内存在非常强的荧光淬灭现象。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强荧光淬灭的本质在于体系分子内快速的电子转移,同时表明缩短电子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将加快电子转移过程。
  • 王婷;严宝珍
    . 2001, 28(3):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照的1H化学诱导动态核极化(CIDNP)技术用于研究胡椒基类化合物与苯醌的光化反应。Photo-CIDNP谱上胡椒基的亚甲基质子(—O—CH2—O—)在氘乙腈中产生发射极化信号,在氘苯中产生增强吸收信号,证实了在乙腈和苯中分别形成“溶剂分离离子化自由基对(SSIP)”和中性的半醌-苯并间二氧杂环戊烯自由基对(RP)。在氘苯中,产物三苯基原甲酸酯衍生物的次甲基质子的异常增强吸收,表明该产物由中性自由基对(RP)形成。
  • 郭广生1); 侯莉萍1); 王志华1); 张云霞1); 唐芳琼2)
    . 2001, 28(3):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以Ti(SO4)2为原料,在水和正丙醇混合溶剂中制备TiO2粒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反应物浓度、溶剂、空间分散剂、反应时间、温度等)对产物粒子颗粒大小的影响,采用TEM、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所得产品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TiO2水合粒子为均匀的球形粒子,经热处理后的粉体为锐钛矿型。
  • 姜朝东1); 李效玉1); 张 权1); 申开智2); 方八军2)
    . 2001, 28(3):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透射电镜考察了双向自增强高密度聚乙烯试样熔体剪切层的结晶形态,确认其特征结构为互锁串晶结构,即沿应力方向有序排列的少量串晶与大量片晶互锁的结构。
  • 孙玉凤1); 杨万泰*1); 张淑荣2)
    . 2001, 28(3):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接枝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透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膜为模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表面接枝NVP与碘的络合反应,考察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碘的配比、络合温度、络合时间对络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络合配比、升高络合温度及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提高与碘的络合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聚丙烯接枝NVP无纺布与碘络合制成了“消毒布”,并对其杀菌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
  • 论文
  • 黄丽;白绘宇;姜志国;张金生
    . 2001, 28(3):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剂(苯甲酸、硬脂酸、有机硅烷)对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体系进行了处理,研究了表面改性剂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机理,分析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苯甲酸的加入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较大提高,但冲击强度下降;经硬脂酸处理的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有明显提高;经有机硅烷处理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均有所提高。
  • 刘强;刘燕;金日光
    . 2001, 28(3):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芳香族磺酰胺与聚丙烯酰胺(少量)对尼龙1212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约10%(质量分数)的复合增韧剂可以使尼龙1212达到脆—韧转变。增韧尼龙1212的冲击强度大幅提高,断裂伸长率也有提高,拉伸强度并未显著降低。尼龙1212的增韧机理是由于增韧剂破坏了尼龙1212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增加了链段运动的能力,同时,在受到冲击作用时诱发银纹和剪切带,提高了韧性。
  • 张鹏; 楚纪正
    . 2001, 28(3):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基于层次型体系结构的通用DCS仿真平台项目开发中,为了模拟不同种DCS的操作风格,操作界面层必须将DCS操作风格的差别集中在本层内体现,并屏蔽掉仪表控制层的细微差别。通过分析设计,在该层定义了静态图、各种动态显示、子图和各种可触发的操作目标区对象,实现了操作员界面的基本功能。通过对子图中数据源连接的重定向,解决了大多数预定义画面的实现问题。较复杂的功能可通过嵌入ActiveX控件来实现。
  • 研究论文
  • 莫德举; 侯荣平
    . 2001, 28(3): 9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实现Web与数据库连接的几种接口方式,尤其是以ASP技术为基础的Web数据库的访问;对ASP方案与一些传统Web数据库开发技术进行了比较,通过实例阐述了方案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