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今天是
Email Alert  RSS

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题综述
    杨卫民;李好义;吴卫逢;丁玉梅*
    .
    摘要 (1694) PDF全文 (7608)   可视化   收藏
    熔体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不使用溶剂的超细纤维绿色制备工艺,在高性能无纺布、生物医药和高效过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简单回顾了熔体静电纺丝研究历史,阐述了熔体静电纺丝工艺特点,综述了近年来熔体静电纺丝工艺、材料、装置及应用新进展,介绍了笔者团队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并在最后提出几点对未来熔体静电纺丝研究重点的看法。通过本文,以期增进对超细纤维绿色制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装备的认识。
  • 化学与化学工程
    高正楠;江小波;郭锴*
    .
    摘要 (3990) PDF全文 (7134)   可视化   收藏
    用电导率在线测量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的水解工艺。采用共沸蒸馏和溶剂置换方式置换出湿凝胶中物理吸附水,并用KH550水解液对SiO2湿凝胶进行了改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油值、粒度分析仪和接触角测定仪等方式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KH550对SiO2湿凝胶进行改性后,产品的接触角显著提高,吸油值增大70%以上,孔容为未改性样品的2倍,有机相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同时,对比共沸蒸馏和溶剂置换两种方式,共沸蒸馏得到疏水性更好的超细SiO2,改性后样品的接触角可以达到140°以上。共沸蒸馏过程中,当改性剂KH550用量为超细SiO2绝干粉重的17.5%(质量分数)时,改性效果最好。
  • 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
    赵千婧, 程瑶, 王佳, 孙新晓, 申晓林, 袁其朋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5(5): 92-99. https://doi.org/10.13543/j.bhxbzr.2018.05.011
    许多天然产物是中药中的活性成份,拥有良好的药理活性。通过糖基化反应后形成的糖苷类化合物可以提高天然产物的稳定性、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糖苷类化合物一般通过化学合成和植物提取的方式获得,近年来利用糖基转移酶合成糖苷类化合物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糖基转移酶是通过天然产物合成糖苷类化合物的关键酶,作为一类庞大的基因家族酶,通常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本文将阐述利用糖基转移酶合成糖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为糖基转移酶合成糖苷类化合物工业化提供参考和方向。
  • 研究论文
    马淑花;郭奋;陈建峰;
    .
    摘要 (3281) PDF全文 (5413)   可视化   收藏
    将由二氧化碳碳化分解偏铝酸钠溶液得到的氢氧化铝在高温高压下,加入特定无卤改性剂进行化学改性,得到物质X。通过TG,TEM,XRD,FTIR等手段对其热学性能、形貌、晶型、改性机理等进行分析和表征。可以得知:此物质X是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它是氢氧化铝被化学改性的产物,呈菱形片状,厚度在80~100nm之间,其热分解温度达到340℃以上,失质量率在50%左右,分解热为2352.5kJ/kg;发生化学改性的主要原因是铝原子是缺电子原子,而改性剂氧原子具有孤电子对,二者易发生配位.
  • 研究论文
    马晓妍;石淑先; 夏宇正*;焦书科;李效玉
    .
    摘要 (2199) PDF全文 (5264)   可视化   收藏
    以D,L-丙交酯和聚乙二醇为原料,在催化剂辛酸亚锡作用下常压氮气保护制备了聚乳酸及其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考察了聚合温度、辛酸亚锡用量对聚乳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及聚合物在不同降解介质中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降解规律,并用IR,1H-NMR,GPC对聚乳酸及其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单体和辛酸亚锡的摩尔比为5 000、聚合温度在160 ℃时,常压聚合5 h即可得到适合作药物控释载体且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3×104的聚乳酸;聚乳酸在去离子水、0.01 mol/L盐酸溶液、pH=7.4磷酸盐缓冲液、0.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4种降解介质中,在碱液中的降解速率最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聚乳酸降解较快,且聚乙二醇改性的聚乳酸比聚乳酸降解快.
  • 研究论文
    王方惠 ;李春喜﹡; 孟洪; 王子镐
    .
    摘要 (2890) PDF全文 (4870)   可视化   收藏
    用电导率仪测定了298.15 K条件下多种离子液体,即1-甲基-3-乙基咪唑溴([Emim]Br)、1-甲基-3-丁基咪唑溴([Bmim]Br)、1-甲基-3-丁基咪唑氯([Bmim]Cl)、1-甲基-3-丁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1-甲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Mmim][DMP])、1-甲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1-甲基-3-丁基咪唑磷酸二丁酯([Bmim][DBP])以及醋酸钾(KAc)在水、乙醇及其混合溶剂中的电导率数据。结果表明,室温离子液体的电导率顺序为:[Bmim][BF4]>[Mmim][DMP]> [Emim][DEP]> [Bmim][DBP],该顺序与离子液体的黏度成反比。离子液体在水中的电导率的次序大致为[Emim]Br>[Bmim]Cl[Bmim]Br[Bmim][BF4]>[Mmim][DMP]>[Emim][DEP]> [Bmim][DBP]。离子液体在水中的电导率高于在乙醇中的电导率,且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加均先升高后降低。与醋酸钾相比,溶剂变化对离子液体电导率的影响要小得多。离子液体[Mmim][DMP]和[Emim][DEP]能显著提高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相对挥发度,且盐析作用[Mmim][DMP]> [Emim][DEP],这与在混合溶剂中电导率的大小次序是一致的。
  • 材料科学与工程
    张婕;史翎;张军营
    .
    摘要 (3511) PDF全文 (4796)   可视化   收藏
    采用TG-MS联用仪表征了不同温度下偶氮二甲酰胺热分解的气体种类,红外光谱表征了偶氮二甲酰胺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残留物,探讨了偶氮二甲酰胺的热分解机理以及氧化锌对其分解的影响。研究表明,偶氮二甲酰胺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气相产物为N2、CO、HNCO,固体残留物为联二脲等;第二阶段的气相产物为NH3、HNCO;第三阶段的气相产物为NH3CO2,固体残留物为尿唑等。ZnO的加入使得偶氮二甲酰胺热分解的第一阶段反应提前,第二阶段反应和第三阶段反应滞后。
  • 化学与化学工程
    黄 娜;高岱巍;李建伟;陈标华
    .
    摘要 (2549) PDF全文 (4590)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重分析法考察了生物质中三种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解反应行为,以Coats-Redfern积分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解析,建立了该三组分热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上的不同使得该三组分的热解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所考察的温区内纤维素的失重量约为86%,半纤维素模型化合物木聚糖的失重量为69%左右,而木质素的失重量仅为51%;热解反应深度按照纤维素、木聚糖和木质素的顺序依次降低;木质素和木聚糖的热解反应均可以用两个分段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但纤维素在低温区和高温区分别遵循一级和二级动力学规律。

  • 综述
    颜天, 赵秀英, 宋昊, 王克俭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9(4): 1-12. https://doi.org/10.13543/j.bhxbzr.2022.04.001
    低频探测技术的发展对水下航行器的隐身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提高水下航行器的生存能力,通常会在其表面敷设水声吸声材料以吸收声纳发出的探测声波。本文综述了水声吸声材料及吸声结构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体材料改性、不同吸声结构对吸声性能的影响以及声学超材料在水声吸声领域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研究简报
    程诺;万琳;张威
    .
    摘要 (2104) PDF全文 (4522)   可视化   收藏
    使用定量的软件质量度量能够为质量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数据的基础,并减少定性评价或者主观评价的片面性。本文基于ISO/IEC9126软件质量标准,在分析软件质量度量的量化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软件质量度量方法的研究,完善了软件质量综合特性和定量指标的度量模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盛锦华, 徐雯雯, 陆之毅, 孙晓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5(5): 54-63. https://doi.org/10.13543/j.bhxbzr.2018.05.007
    气体参与的电催化反应,包括气体析出反应和气体消耗反应,是能量转换过程和化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相比于针对高活性催化剂的研究,对于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调控反应过程中的气体扩散行为对高电流的工业应用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已经有不少纳米阵列电极用于有气体参与的电催化反应实例,且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但对于气泡在电极材料表面的浸润性行为的基础研究却较少。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结构化的超浸润纳米阵列电极在气体参与的电催化反应中的作用及应用,从介绍超疏气性和超亲气性定义出发,提出优化电极结构、制备超疏气性和超亲气性电极的方法,然后介绍了几种电极材料在能量转换系统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超浸润电极未来的发展前景。
  • 专题综述
    李群生;郭凡
    .
    摘要 (1257) PDF全文 (4436)   可视化   收藏
    相平衡是分离过程的理论基础,对化工分离过程中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在介绍了汽-液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及固-液相平衡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的汽-液相平衡以及激光动态监测法固-液相平衡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典型物系的相平衡研究近况,并在最后提出了几点对未来化工分离中相平衡重点研究方向的看法。
  • 研究论文
    朱寒;吴一弦*;郭青磊;武冠英
    .
    摘要 (1908) PDF全文 (4187)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具有f 轨道的稀土金属催化剂进行丁二烯(Bd)与苯乙烯(St)嵌段共聚得到丁苯共聚物。利用FTIR ,1H NMR和13C-NMR和TEM分别对萃取均聚物后的共聚物进行微观结构、共聚物组成和微观形态的表征,利用GPC双检测(RI,UV)表征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组成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为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丁二烯结构单元中顺-1,4摩尔分数为97.0%,苯乙烯结合量为21.8% (摩尔分数)。共聚物中聚丁二烯(PB)链段与聚苯乙烯 (PS)链段形成了微观相分离结构。
  • 综述
    王超,李园,李志鹏,高正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3(1): 1-12. https://doi.org/10.13543/j.bhxbzr.2016.01.001
    摘要 (990) PDF全文 (4170)   可视化   收藏
    固液搅拌反应器是过程工业中常见的单元设备,该反应器内固液两相的湍流特性以及相间相互作用等因素使得相关的数值模拟变得较为复杂。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用于处理旋转桨叶的方法和模拟连续相及离散相的数学模型,总结了这些方法和模型在预测固液搅拌反应器特性(包括速度和湍流特性、固相浓度分布、临界悬浮转速、颗粒层高、几何参数优化和颗粒特性)方面的应用,并对不同的方法和模型进行了展望,重点介绍了采用颗粒解析模型的欧拉-拉格朗日法在研究颗粒悬浮机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 化学与化学工程
    黎颖;陈晓春;孙巍;刘时伟;侯伟
    .
    摘要 (2370) PDF全文 (4155)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低浓度乙醇在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活性氧化铝上催化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行为。研究了反应温度、进料流率、乙醇浓度等因素对反应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410~440℃范围内催化剂对主反应的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达到一定的温度后趋于稳定。乙醇转化率对温度并不敏感,而随空速的增大而降低。催化剂选择性随着进料流率增大而增大,之后稳定在99.5%以上。在进料流率小于1mL/min时乙醇转化率高于85%,乙烯收率均在80%以上。当利用低浓度乙醇作原料时,乙醇转化率随乙醇浓度增大而增大,催化剂选择性维持稳定。最终选定的适宜工艺条件:温度420℃左右,进料流率1.0mL/min左右。

  • 研究简报
    王志华; 黄毓礼
    .
    摘要 (2517) PDF全文 (4145)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应由壳聚糖中氨基质量分数或自由氨基质量分数来计算壳聚糖脱乙酰度。y表示壳聚糖脱乙酰度,x表示氨基质量分数或自由氨基质量分数,理论计算公式分别为:y=203.195x/(16.02262+0.42037x)、y=20.2021x/(16.02262+0.041794x),用计算机拟合,得到以上两式的拟合方程式:y=0.01553+12.64534x-0.31447x2+0.00546x3、y=0.01553+1.25722x-0.00311x2+5.36265×10-6x3,两方程相关系数R均为1,标准偏差均为0.00663。由拟合方程计算出壳聚糖脱乙酰度,能准确地反映出壳聚糖的实际脱乙酰化程度。
  • 专题综述
    梁浩;李瑞敏;袁其朋
    .
    摘要 (779) PDF全文 (4132)   可视化   收藏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是十字花科蔬菜中重要的化学组分,也是一种潜在的癌症化学预防化合物。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各种纯化方法,对已报道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重要的癌症化学预防活性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应用、代谢、稳定性和剂型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天然活性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在癌症化学预防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 化学与化学工程
    李群生1;陆凤华1;田原铭1,2;沈洋1;郭凡1;王宝华3*
    .
    摘要 (1668) PDF全文 (4080)   可视化   收藏
    使用带激光检测系统的实验设备,动态法测定了没食子酸在一系列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温度范围为283~323K间的溶解度。分别采用Apelblat方程和Jouyban-Acree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关联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3%和10.84%,Apelblat方程相比Jouyban-Acree模型能够更好的关联实验数据。没食子酸在不同配比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乙醇质量分数升高而增大,在乙醇质量分数为0.900的混合溶剂中有最大的溶解度。
  • 研究论文
    于萌;王涛; 张立新;万平玉
    .
    摘要 (2542) PDF全文 (4023)   可视化   收藏
    以苯酚和双环戊二烯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双环戊二烯酚树脂(DPR)。用环氧氯丙烷对该树脂进行环氧化,还制得了含有双环戊二烯结构的环氧树脂(DER)。系统地考察了合成反应的条件,所得环氧树脂的最大环氧值为0.31~0.35,有机氯含量小于0.02mol/100g。用红外光谱考察了以甲基六氢苯酐(MeHHPA)为固化剂时该树脂在180 ℃时的固化速度,固化3.5 h时, 环氧开环的转化率大于92%。DSC的分析表明DER与双酚A环氧树脂E51混合(质量比为1:1),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比E51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15 ℃。
  • 研究论文
    王海侨 ;李 营 ;荀国立 ;李效玉
    .
    摘要 (3202) PDF全文 (3910)   可视化   收藏
    以两种通用牌号的有机硅树脂为基料,制备出一种能耐700℃的高温涂料,并对低熔点玻璃粉、滑石粉、铝粉和硅烷偶联剂在有机硅耐高温涂料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试验发现,有机硅树脂、低熔点玻璃粉、铝粉、滑石粉、硅烷偶联剂质量分别为30~50g、20~30g、1.5~6.0g、10g和1.5g时涂层性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