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今天是
Email Alert  RSS

2013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20
  

  • 全选
    |
    化学与化学工程
  • 刘晓林1;杨雪梅1;陈建峰1;汪长安2
    . 2013, 40(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结合水热处理方法制备了颗粒尺寸约为40nm的发光粉体SrAl2O4:Eu2+,Dy3+。荧光光谱测试显示,该粉体在受到250~450nm紫外光激发后可发射出约510nm的可见光,且发射光与激发光强接近,因此该粉体具有下转换功能特性。将质量分数10%的SrAl2O4:Eu2+,Dy3+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充分混合后,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其涂覆于市售硅太阳能电池板上形成覆盖下转换薄膜的太阳能电池,对涂覆和未涂覆下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进行了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覆下转换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均得到提高,并且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7.96%提高至8.96%,提高了1%。
  • 赵潇;秦培勇*
    . 2013, 40(1):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接枝环糊精的醋酸纤维素复合物为铸膜材料,S-布洛芬为印迹分子,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用于手性分离的分子印迹膜;用FT-IR和SEM测试手段对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通过渗透实验考察了该分子印迹膜对外消旋布洛芬的手性拆分性能。结果表明在β-环糊精接枝率为29.01%(质量分数),模板分子浓度比为1∶10,铸膜液质量分数为12.5%的条件下,分子印迹膜对右旋布洛芬的分离因子可达2.09。
  • 王皓;陆康;彭璇*
    . 2013, 40(1): 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Wilson、通用似化学(UNIQUAC)和非随机双液(NRTL) 3种活度系数模型在离子液体体系中的相平衡应用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考察了酮类、烃类、酯类、醇类、醚类和水6类溶质与离子液体组成的二元体系,对3种活度系数模型进行了参数回归,得到了二元交互作用参数。以拟合较好的丙酮/甲醇二元体系为例,预测了丙酮/甲醇/[EMIM][triflate]三元体系的温度-组成,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论在回归或是在预测中,NRTL活度系数模型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而Wilson和UNIQUAC模型依赖于特定的体系组成,回归效果不太稳定,并且对三元体系的预测能力也有不足。
  • 赵丹;程永琪;张卫东;任钟旗*
    . 2013, 40(1): 1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为基膜,S-布洛芬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热引发表面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制备了S-布洛芬印迹复合膜,并研究了其对布洛芬外消旋体的吸附及拆分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膜对S-布洛芬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吸附能力,当布洛芬异构体浓度在0.1~0.5mmol/L范围内逐渐增大时,吸附量也逐渐增大,吸附选择性因子则由1.68降至1.14;该膜对布洛芬异构体具有一定的拆分能力,渗透实验进行7h,膜对R-布洛芬及S-布洛芬的渗透量分别为0.378和0.313μmol/(cm2·h),分离因子可达到1.21。
  • 吕丹丹;田树勋;季生福*
    . 2013, 40(1): 2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气相转移法(Q)、原位合成法(Y)和涂覆法(Z),制备出了3个系列的不同SAPO-34含量的SAPO-34/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采用XRD和N2吸脱附等分析测试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整体式催化剂的甲醇制烯烃反应性能。结果表明:3个系列的SAPO-34/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堇青石表面SAPO-34分子筛的基本骨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气相转移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原位合成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相对稍大的孔径。在催化剂的SAPO-34含量相近的情况下,气相转移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以(Q)19.7%SAPO-34/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为例,在反应温度380~420℃、空速520~810mL/(g·h)的条件下有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在400℃和670mL/(g·h)的反应条件下,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最高,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分别可达到40.91%和32.80%,乙烯和丙烯的总选择性能达到73.71%。
  • 裴素朋1;夏俊2;郑丹1;张永明2;岳斌3;贺鹤勇3
    . 2013, 40(1): 2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钒掺杂中孔氧化硅(V-meso-SiO2),用N2 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脱附、程序升温还原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并测试了其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V-meso-SiO2催化剂具有约600m2/g的比表面、5.0nm左右的平均孔径、类似蠕虫状的介孔孔道结构;氧化钒在材料的骨架内主要是以高度分散的孤立态的四面体钒存在,是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活性中心位;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原料气体流速等条件,V-meso-SiO2催化剂对于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 刘静;张丽丹*;韩春英;张玲娟
    . 2013, 40(1):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NdCl3·6H2O、溴化铜、2,5-吡啶二羧酸(物质的量比为1∶1∶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三维结构的含钕和铜的吡啶羧酸类配位聚合物[Nd2Cu3(C7NO4)6(H2O)10·14H2O]n。该化合物晶体为深蓝紫色颗粒状,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3d,pH=6,溶剂为6mL去离子水。XRD和TG测试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点群;晶体的光学能隙为1.1398eV,属于半导体材料;配合物晶体热稳定性较好,骨架在317℃以下可以稳定存在。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刘云芳;迟伟东;潘燕;沈曾民
    . 2013, 40(1):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苯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为碳源,二茂铁、噻吩和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体系,采用催化裂解法制备出多壁碳纳米管,并研究了氢氧化钠的添加对多壁碳纳米管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体系中氢氧化钠质量浓度的增加,多壁碳纳米管的外径显著减小,内径略有增大。
  • 肖颖;贾梦秋*
    . 2013, 40(1): 4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封端后,再与硅氧烷共水解缩合制备聚氨酯改性的有机硅树脂。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29Si-NMR)分析证实了改性硅树脂的结构。热失重(TG)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硅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在300℃左右。当聚氨酯质量分数为10%的改性树脂制成清漆涂层后,耐化学性能良好,且在240℃下烘烤48h后,附着力、抗冲击性能仍保持良好。
  • 郭洁;何立凡;邱藤;张胜文;李效玉*
    . 2013, 40(1): 5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羟烷基硅油对端羧基超支化聚酯的改性反应,制备了聚硅氧烷改性两亲性超支化聚酯(HBPPSi),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H-NMR)对HBPPSi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表面张力测试、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对HBPPSi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BPPSi在溶液界面上具有良好的自组装行为,可以在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形成不同形态和结构的聚集体。在此基础上将HBPPSi与二甲基硅油、疏水性白炭黑等复配制得乳液消泡剂,具有良好的消泡及抑泡性能。
  • 张展;魏刚;乔宁*;蔡佳兴;张晓丰;魏云鹏;张小冬
    . 2013, 40(1): 57-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刮削法、化学试剂法、热力分解法、电化学法等对电化学处理苯酚废水时阳极生成的聚苯酚膜层与不锈钢基体的分离进行了探索研究。电化学测试、差热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刮削法、化学试剂法和热力分解法存在膜去除不彻底或聚合物不能回收等缺点,只有电化学法能彻底移除阳极聚苯酚膜。控制体系pH为2、采用0.1mol/L硫酸钠水溶液为电解质、阳极电流密度维持在10mA/cm2以上及电解时间3~10min,即可将苯酚聚合物与不锈钢基体剥离,阳极不锈钢电极可直接回用。
  • 任建军;左禹*
    . 2013, 40(1): 6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丙二酸电解液中进行了铝阳极氧化,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显微硬度仪对氧化膜的构型、物质结构、耐酸性、显微硬度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丙二酸电解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电解液黏度较大时,氧化膜的生长速率会明显降低;电流密度较大、氧化时间较长时能显著提高氧化膜构型的规整度;氧化膜膜厚的增长速率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规律;在相同的氧化条件下,电解液浓度较大时,得到的氧化膜的厚度也较大。在800℃以上对丙二酸氧化膜加热,原来无定型的氧化铝会结晶生成γ-Al2O3;氧化膜结晶后其耐酸性会显著提高。丙二酸电解液的浓度对氧化膜的显微硬度没有显著影响,氧化膜硬度对膜厚的依赖存在一个极限值,约为27μm。
  • 胡琪;田;艳红*;学军;张西萍
    . 2013, 40(1):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环氧树脂乳液中分别加入了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DMDC)和7k型水溶性胺类固化剂,以提高碳纤维上胶剂的集束性。研究了固化剂用量、种类对上胶剂稳定性、集束性及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的影响。采用离心沉降法评价了上胶剂的稳定性,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上胶剂的化学结构和复合材料的破坏断口。结果显示,7k型水溶性固化剂可以提高环氧树脂乳液的稳定性,明显改善碳纤维的集束性,同时提高碳纤维与环氧648基体树脂间的界面粘接性能,使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从77MPa提高到86.5MPa。

  • 刘铮;王峰*;李志林;刘景军;吉静
    . 2013, 40(1): 7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良的化学镀法制备得到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负载镍-磷(Ni-P)合金粒子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物性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圆球状的非晶态Ni-P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多壁碳纳米管的侧壁,粒径大约为100nm。进一步通过循环伏安法(CV)对催化剂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WCNT/Ni-P催化剂对于碱性介质下的乙醇氧化反应有着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 . 2013, 40(1): 7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酚醛树脂为基体,氧化镁为固化剂,针状硅灰石为纤维增强体,蛤蜊壳粉、锆英石、重晶石、钛酸钾片晶为填料,石墨为固体润滑剂,蛭石为降噪剂,设计了含蛤蜊壳粉的陶瓷型有机摩擦材料配方。用蔡斯(Chase)摩擦试验机测定了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用可拓评价法分析了蛤蜊壳粉对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蛤蜊壳粉可以在摩擦材料中应用。

  • 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
  • 钟娜;张志平;张华;张栩;谭天伟*
    . 2013, 40(1): 8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减轻高COD淀粉废水对产油菌株粘红酵母生长的抑制,提高油脂产量,本文利用淀粉废水对该菌株进行了耐高COD梯度驯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经尼罗红染色的粘红酵母细胞进行了高油脂含量菌株的筛选。结果表明:经多次驯化后,粘红酵母耐受淀粉废水COD高达75000mg/L;流式细胞仪筛选得到一株油脂含量为25.7%(质量分数)的粘红酵母,比原始菌株油脂提高了140%。400L发酵罐实验表明,在初始COD 75000mg/L,葡萄糖质量浓度为36g/L,pH4.8及30℃条件下,培养33h后,粘红酵母生物量达25.3g/L,菌体油脂含量为29.5%,COD降至5600mg/L,降解率为92.5%。

  • 符伟辉1;葛喜珍2;田平芳1*

    . 2013, 40(1): 89-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天然产物小檗碱和高效低毒的多菌灵进行复配,评价其对抑制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小檗碱和多菌灵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效果,经过线性回归计算得知其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314μg/mL和0.012μg/mL。在此基础上,基于等效线法中的相加作用,设置6等分点复配比,以共毒因子作为评价增效标准,考察了复配对抑制桃褐腐病菌的增效效果。结果表明,当小檗碱和多菌灵复配浓度比为3657:1时具有增效作用,即在小檗碱中加入微量多菌灵即能增强其抑菌效果。
  • . 2013, 40(1): 9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对钛表面TiO2纳米管亲水性及蛋白质吸附的影响。纯钛试件经过打磨形成光滑钛,光滑钛在20V电压下进行阳极氧化形成80~100nm的TiO2纳米管。对TiO2纳米管及光滑钛进行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测量表面接触角,然后在37℃下进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及释放。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组的TiO2纳米管接触角较小,亲水性较好;紫外组蛋白质吸附多于高压组,而高压组的蛋白质释放快于紫外组。两种消毒方法综合比较,TiO2纳米管紫外线照射优于高压蒸汽灭菌。

  • 桑洪建;丁文明*;徐静年

    . 2013, 40(1): 98-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吸油量、降低吸水量、减少溶出,对天然木屑进行了改性,得到了一种新的除油吸附剂。对该吸附剂的吸油、吸水及溶出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实验获得了除油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与天然木屑相比,改性后的吸附剂吸油效果提升显著,在相同油浓度下的吸油量提高了100%以上,吸水量降低了20%~30%,溶出量降低了95.5%,吸附剂的溶出基本不对处理水产生影响;该吸附剂处理高浓度和低浓度含油污水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5g/L和1g/L;粒径对改性木屑吸水吸油性能基本无影响,改性木屑对油的吸附选择性系数达到300~6000,有利于油的吸附。
  • 机电工程和信息科学
  • 彭威;关昌峰;阎华*;张震;丁玉梅;杨卫民
    . 2013, 40(1): 103-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开槽螺旋叶片转子为研究对象,对装有空隙比S=0.0、3.0、6.0和10.0间隔排布转子串换热管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装有空隙比S=0.0的整串转子串换热管的努塞尔数比同雷诺数下光管经验公式值提高了0.8~1.2倍,但阻力系数也提高了55%左右;转子串间留出一定间隙,虽会减弱管内流体扰动使换热管传热性能有所降低,但也显著降低了管内压降。采用综合评价指标(PEC)对4种空隙比转子串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综合比较,在实验雷诺数范围内,当雷诺数较低时,适当增加转子串的空隙比能够提高其综合传热性能;当雷诺数较高时,在转子串间留出间隙会使其综合传热性能低于整串转子。
  • 黄建彪;陈国华*;张爱军;周厉颖
    . 2013, 40(1): 109-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球面映射算法速度过慢的原因,针对传统插值计算中普遍存在的速度与精度相互制约的问题,改进了现有的基于立体投影的半球面纹理映射模型,提出了基于GPU的球面化算法,使用CUDA并行编程实现双线性插值的并行计算。球面化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保证输出精度的前提下,可获得10倍左右的加速比,显著提高了计算速度,可用于实时性较高的应用场合。
  • 易军凯;边锆辉;姜大光*
    . 2013, 40(1): 115-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法时间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了SIFT特征提取优化算法。分析了SIFT特征提取算法各个计算步骤的时间复杂性。对SIFT特征提取过程进行了优化,包括耗时最多的高斯金字塔的创建和计算特征描述符过程。优化算法降低了特征点提取时间,减少了特征点的重复匹配,同时保证了匹配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实验证明了优化后的算法能有效降低时间复杂度。
  • 管理与数理科学
  • 汪瑜;李威*
    . 2013, 40(1): 120-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取了RLC锁相环模型,分析了RLC锁相环的动力特性,运用中心流形定理得到Hopf分岔,并对稳定区域和不稳定区域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到了系统在不稳定区域经历的周期轨、吸引子、混沌等复杂变化趋势,并对这一系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
  • 方园;刘娜;施小丁*
    . 2013, 40(1):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不可压缩Carreau型非牛顿流体在单螺杆挤出机计量段的流动问题。在缓慢流动的假设下,给出了其定常流动问题的唯一可解性,明确了其解所存在的函数空间,为进一步的数值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